【聽吓醫生講】關節退化 醫生建議要先補軟骨
疫情新常態之一竟然是「關節退化」?不是說笑,骨科專科楊鼎基醫生表示,長達兩年的疫情,不少人曾長時間在家抗疫,活動或運動的機會大大減少,「少運動、多吃外賣食物容易體重上升,令關節負荷大增。更大的問題是,當疫情放緩,戶外康樂場地重開後,看到不少朋友都『補償式運動』。但沒有運動一段時間的關節突然要應付大量運動,受傷或加劇退化的風險都比較高,出現了不少病例個案。」
楊醫生指出,關節退化的成因主要與年齡增長或長期姿勢不良,引致關節軟骨磨蝕有關。另外,身體過胖或關節曾受創傷,都有機會導致退化加劇。以往臨床上一般是50、60歲人士才會出現關節磨蝕的情況,但近年運動普及,較多人喜歡跑山、馬拉松、長時間遠足等,長期劇烈運動會大大增加關節的負擔,導致軟骨提早磨蝕,因此部分人在30、40歲已經出現關節不適的問題。
「關節退化其實可分為四個階段,」楊醫生表示,「在早期第一、二階段,一般會先採取非手術治療,會按患者的情況處方適當的消炎止痛藥, 以減輕症狀。但若要維護關節減輕進一步退化,亦可考慮配合口服修補軟骨補充劑,有部分患者適合注射關節潤滑液,均屬於有效預防及減慢關節退化的方法。如果效果不理想及退化達至第四階段, 便要採用手術治療。」
坊間也有不少人服用營養補充品,作為紓緩或預防關節問題,但要對症下藥應由根源出發,令軟骨再生,才能有助改善軟骨磨蝕的問題。
楊醫生表示,「以往較常見是葡萄糖胺補充品, 但服用時要注要效果, 而服用薄血藥的患者亦應注意藥物相沖的問題,在服用葡萄糖胺前先充分諮詢醫護人員。」
現時不同成份的關節軟骨補充劑之中,「生物活性骨膠原蛋白肽」(Bioactive Collagen Peptide,簡稱BCP)透過刺激身體製造更多骨膠原,修補受損軟骨並且令軟骨重新生長。「曾有醫學研究找來30位輕度膝關節不適患者,進行雙盲隨機測試,一半患者每天服用BCP,另一半患者服用安慰劑。經過48週測試後,研究人員再為患者照磁力共振掃描(MRI),結果顯示服用BCP的患者膝關節軟骨明顯增生。而最近亦有本地數據指出,持續服用BCP三個月後,99%的關節不適患者關節情況進一步改善,75%的患者滿意日常生活質素。」楊醫生表示。
不同的紓緩關節不適方法,或會適合不同病人,詳情可向你的醫生查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