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顧第五波 公院爆煲因準備不足? 私家醫生自薦赴亞博 批醫管局欠部署、臨時拉夫
【有線新聞】繼續第五波疫情系列報道,公立醫院急症室經歷爆煲、醫療系統崩潰,究竟是疫情來勢洶洶還是準備不足,如何汲取教訓呢?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醫生佘達明:「當時的急症室比印度更差。」公立醫院護士劉凱文:「死了便沒法離開急症室,很絕望、沒有出路。」佘達明:「那麼多悲劇主要是制度不如人。」醫院管理局前主席胡定旭:「是很心痛的,為何我們香港會弄得這樣?」
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:「我們建議用最快捷,最少人接觸的途徑去急症室。」
劉凱文:「每天下班周身累,像只有軀殼般沒靈魂。」劉凱文在公立醫院做護士,見證疫情高峰、急症室爆煲。3月初自己都做到染疫,劉凱文:「叫人用自己方法,坐的士、駕車來急症室,有那麼多本身不用急症服務的人來,絕對是癱瘓急症室運作。即時加速急症室淪陷,他說了後即日伊利沙伯醫院已經有30至40宗個案,總有一個在旁邊,比便利店更要密集。那些人沒能力回應你,要逐個靠手帶找他們,好像鐵達尼號沉船般找人。」
第五波疫情醫管局員工累計超過兩萬人染疫,3月高峰嗰陣單日過千個員工確診,到上個月回落到一日幾十個員工染疫。佘達明:「800名病人只有兩名醫生看,有時去廁所也沒時間。」佘達明醫生14年前離開公立醫院開私人診所,3月頭疫情高峰自薦重返醫管局,在亞博隔離設施兼職幫手。佘達明:「何曉輝醫生是我數十年前同事,他都做到哭了,一定想到急症室制度崩潰。3月1日來到亞博館發現全院滿座,很多可以出院的病人可能三至五天已經康復,要住足14天的話會令病人佔用病床時間久了。輕症在病房和亞博館,重症仍在急症室等病床。」
醫院經歷前所未有的衝擊,佘達明說問題源於醫管局部署。佘達明:「好多時說了當做了,抗疫前說我們已經準備好,有隔離設施、急症室準備好,很多東西臨時拉夫,不但沒有超前部署,更加是臨渴掘井。」
胡定旭:「你與我過年時會否估到(單日確診)會過一萬宗?不需要說管理問題,而是如何汲取教訓。」
胡定旭在沙士後做過十年醫管局主席,他說設定點醫院要遷移病人不容易,最重要學懂源頭入手。胡定旭:「傳染病很重要一課,是不要攻陷公共系統,你真的要很快作出決定,今次來了第六波是否馬上分流呢?不用來了,去18區每區的10至20間診所。100人去診所看症可能只有1人要入院,沒大礙回家吃藥,最重要將醫院留給有需要的人。」
佘達明:「醫管局一失效整個醫療制度便崩潰,最好加強地區家庭醫生支援角色,如果3,000名基層醫生都投入服務應該綽綽有餘。」
醫管局說在第五波疫情一直適時檢視和商討出院準則,騰空病床給重症病人,又說改裝醫院病床及增設多間定點醫院後,接收病人入院情況改善。「當時的心情就像世界末日一樣,因為覺得『吓,不是吧。』」「沒有人知道原來要這樣『燒子彈』,就像一名單兵可能拿著一個數目的子彈,怎料到場原來是場大戰役。」第五波疫情院舍是重災區,打仗不夠人、不夠「子彈」,他們是如何捱過?明天會講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