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岸國際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拜登警告一旦出動核武將引致末日
【有線新聞】俄烏戰事引發核危機升溫,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斡旋在扎波羅熱核電廠建立安全區,以免核電廠受衝突波及。對於俄方可能動用核武,美國總統拜登指現時核威脅為冷戰以來最高,正面臨末日危機。 烏克蘭控制的南部城市扎波羅熱有住宅大樓被炮火擊中,多人死傷,當局指責是俄羅斯所為。 這裡位於俄羅斯宣稱兼併的扎波羅熱地區,鄰近的扎波羅熱核電廠戰事初期已被俄軍佔領。 上月率團視察核電廠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,周四到訪基輔,與總統澤連斯基會面。 格羅西強調核電廠屬於烏克蘭,不承認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簽令接管核電廠,他稍後將到莫斯科會晤高級官員,期望能在核電廠周邊設立安全區,防止核災發生。 俄烏戰事已持續大半年,核危機亦逐漸升溫。普京曾揚言會用盡所有方法,包括核武保衛俄羅斯國土。 澤連斯基日前視像出席澳洲一個智庫研討會時提議,北約預防性攻擊俄羅斯,阻止其使用核武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回應指,對方言論引證俄方對烏克蘭「特別軍事行動」的必要性。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民主黨活動時形容俄烏戰爭觸發的核威脅,為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高,世界再度面臨末日危機。 拜登提到俄軍戰況失利,指普京威脅使用戰術核武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大疆創新、華大等13中企列美國黑名單
【有線新聞】美國國防部將13間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,禁止美國人投資。 包括全球無人機龍頭公司大疆創新、監控產品製造商浙江大華科技,還有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華大基因。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建築國際、中國中車都在黑名單內。美國國防部表示為了應對中國軍民融合戰略,確保先進技術和專業知識不會用於支持解放軍現代化目標,會持續更新名單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智利復活島山火燒毀多個摩艾石像
【有線新聞】智利復活島發生山火,多個摩艾石像被燒至「黑面」。 有摩艾石像被燒焦,四周草地熏黑,冒出白煙,當局形容破壞無可挽回。這場山火周一發生,燒毀100公頃土地,其中拉諾拉拉庫火山周圍受損最嚴重,這區有數百個摩艾石像,未知到底有多少受損。當局相信山火是人為,已關閉該區檢查損壞程度。復活島因為疫情關閉兩年,到今年8月才重新開放觀光,島上有近千個摩艾石像,相信有超過500年歷史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風暴吹襲委內瑞拉北部致水浸和山泥傾瀉
【有線新聞】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等地受風暴吹襲,引發山泥傾瀉。 連場暴雨下,加拉加斯有房屋地基鬆脫,半間屋懸空。附近居民憂慮房屋進一步倒塌,收拾細軟撤離。 西北部法爾孔州的科利納市河水暴漲淹過橋樑,市民協助清理,多間民房受浸,水深及膝。 國家氣象局表示,今次吹襲當地的熱帶低氣壓正向西面移動,很大機會發展成颶風,威脅中美洲一帶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美國拉斯維加斯發生持刀襲擊案多人死亡
【有線新聞】美國拉斯維加斯發生持刀襲擊案,至少2死6傷,兇徒被捕。 警方發布兇徒刺傷途人的閉路電視片段,年約30歲的疑犯已被捕。警方指他當地周四早上以廚刀,在拉斯維加斯賭城大道行人路刺傷多人,受害者包括居民和遊客,事前雙方並無任何爭執,警方正調查行兇動機。有目擊者指兇徒聲稱自己廚師,想手持廚刀與一班街頭表演者合照但被拒後,就用刀刺傷其他人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美國總統拜登特赦曾犯持有大麻聯邦罪行人士
【有線新聞】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特赦所有之前因持有大麻觸犯聯邦罪行人士,估計6000多人受惠。他又指示衛生部門檢視大麻的管制分類,被視為邁向大麻合法化重要一步。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特赦全國所有之前觸犯持有大麻聯邦罪行的人:「成千上萬人因持有大麻被定罪,更可能因此被剝奪就業、住房或教育機會。特赦將免去他們這些負擔,太多人生活被顛覆,因為我們對大麻的失敗態度是時候糾正錯誤。」 拜登指示司法部循行政途徑,向符合條件人士發特赦證明,預料逾6500人受惠。他又表明不應有人只是因為持有大麻而被監禁,並呼籲各州政府仿效。 全美近40個州容許大麻應用於醫療或娛樂用途,但聯邦層面仍屬違法。 大麻在《受管制物質》被歸為一級藥物,與海洛英同級。拜登又要求衛生部門檢視大麻分類,被視為邁進合法化重要一步。 但華府補充針對走私、向未成年人販賣大麻等限制,應保持不變。 拜登又提到儘管不同種族人士使用大麻比率相近,但被逮捕、定罪的非裔及拉美裔人士,比率不尋常地高,認為特赦可糾正種族不平等。 外媒分析特赦令有望拉攏提倡司法正義等左翼選民,有助民主黨在11月中期選舉,保住國會控制權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拜登稱有信心美國在晶片生產上領先中國
【有線新聞】美國國際商業機器IBM將在國內投資超過200億美元,生產晶片及開展其他高科技研究。總統拜登說將有助美國在科技業領先中國,有信心美國也可以成為「世界工廠」。 美國總統拜登說:「中共落力游說阻止美國國會通過晶片與科技法案,不幸地有其他黨派的人相信他們。美國必須在晶片生產上領先全球,法案能確保這事成真。」 拜登到IBM位於紐約州的廠房參觀,強調8月通過生效的晶片法案,為在國內生產晶片的企業提供津貼,創造大量就業機會,企業的投資證明業界對美國科技產業前景充滿信心。拜登又重申法案不只關乎經濟,也與國家安全有關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否決新疆辯論草案 中方批欲藉「危險捷徑」干涉內政 美國稱失望
【有線新聞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否決美英等西方國家提出、就新疆人權狀況辯論的草案。中方批評美國等企圖利用聯合國機構干涉中國內政,多個人權組織表示失望。 美、英等多個西方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會提出決議草案,推動在明年3月舉行的第52屆常會,就新疆人權狀況展開一次辯論。 中國代表在表決前批評美國等,企圖利用聯合國機構干涉中國內政,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陳旭:「這一決定草案根本不是對話合作,而是製造對抗。美國及西方強推這一決定草案,創設『危險捷徑』,將別國問題引入人權理事會。」 美國代表指議案旨在提供中立的討論平台,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大使泰勒:「當今沒有國家有完美人權紀錄,沒有國家,無論有多強大,能被排除在理事會討論之外,這包括我國美國,也包括中國。」 決議案最終以19比17票遭否決,另外11國投棄權,是人權理事會16年來第二次有議案遭否決,投反對的包括中國、印尼、阿聯酋等多個非洲和波斯灣國家。 美國對結果表示失望,指會繼續與盟友追究責任和尋求公義,多個人權組織亦不滿議案被否決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8月底才發布新疆人權報告,認為出現危害人類罪等情況。 外界認為這次議案較溫和,並非推動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泰國託兒所槍擊案 兇徒疑吸毒後犯案 泰王派人跟進、支援家屬及傷者
【有線新聞】泰國造成38人死亡的託兒所襲擊案,報道指兇徒懷疑吸毒後犯案。 涉案的34歲前警員班雅,因為管有冰毒被革職,行兇前數小時就毒品控罪上庭,原定今日判刑。警方引述他的母親說,班雅上庭後服過用精神藥物、神志不清,其後在託兒所大開殺戒,死者包括超過20個小童,班雅犯案後回家殺死妻兒再自殺身亡。 泰王哇集拉隆功會派人到案發的農磨蘭普府跟進,支援死者家屬和傷者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7日
首屆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布拉格揭幕
【有線新聞】首屆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在捷克布拉格揭幕。 除了歐盟27個成員國,還邀請了17個歐洲國家,共44國領袖參與。峰會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及德國總理朔爾茨推動,焦點討論烏俄戰事、安全、能源、通脹、氣候等議題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峰會以視像講話,各國領袖也將展開一連串會議。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6日
法國作家艾諾奪諾貝爾文學獎
【有線新聞】法國當代文學女作家艾諾獲得今屆諾貝爾文學獎,她的作品大部分記錄個人經歷,甚至寫過自己墮胎。評審表揚她的作品審視性別、語言和階級方面差異,照亮記憶、家庭和社會的陰暗面。 82歲的艾諾在法國北部諾曼第出生,父母經營咖啡廳和雜貨店,生活不算富裕。當她遇到中產女孩時,便感受到工人階級的恥辱,年少經歷融入她上世紀七十年代首本自傳小說《清空》中。 但艾諾很快就放棄寫小說,轉寫回憶錄式自傳體。超過20部著作大部分是自傳、而且是短篇,結合歷史和個人經驗,探索法國的生活,描繪了墮胎、疾病和她父母的死亡等。 成名作《位置》描述她與父親的關係,艾諾形容自己寫作平白、中性、自然而然,作品獲法國文學界最崇高獎項之一的「勒諾多文學獎」。 另一本作品講述她60年代墮胎的經歷,當時法國墮胎是非法,作品去年更被改編拍成電影《孕辱》。 她的作品被視為法國當代文學經典,其中回憶錄《歲月》不但廣受好評,而且獲獎無數,講述了二戰結束至21世紀初的法國社會,與前幾本書不同,艾諾以第三人稱來描述自己。 負責評審的瑞典學院指,艾諾以勇氣與客觀的敏銳,揭示了個人記憶的根源、隔閡和集體限制,從不同角度審視在性別、語言和階級方
- i-Cable
- 2022年10月06日
希臘兩艘搭載移民船翻沉多人死亡
【有線新聞】兩艘搭載移民的船隻在希臘海域翻沉,至少15人死亡、數十人失蹤,當局繼續搜救。 希臘南部基西拉島附近一艘搭載移民的船隻翻沉,生還者爬上岸邊岩壁等候救援,消防員放下繩索,協助他們爬上懸崖。 有人墮海,附近居民帶同救生圈、繩索等簡單工具,將生還者拖上岸。 當地居民指旅遊旺季已過,島上居民大部分是長者,初時未有足夠人力協助救人。 當局指出事船隻載有約100人,周三晚上遇到強風,撞向岸邊礁石翻沉,海岸衛隊出動船隻及直升機協助搜救。 過往不少載有移民的船隻由土耳其偷渡到希臘,但近數個月紛紛改變航線,以避開當局的巡邏。 在靠近土耳其的萊斯沃斯島,當晚亦有一艘搭載約40名移民的橡皮艇沉沒,當局展開救援行動救出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