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級餐廳食魚生不適 以為胃酸倒流 照胃鏡驚見寄生蟲在游|4類人食三文魚刺身高危
進食生冷食物要小心,特別是魚生刺身。有醫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病例,指一名患者在日式餐廳進食魚生,一星期後感到不適,最初以為是胃酸倒流所致,結果照胃鏡發現長了寄生蟲。連醫生亦不禁表示「這輩子對生魚片都有陰影了」。
台灣肝膽腸胃專科醫生吳文傑在Facebook上分享病例,題為「胃裡的青蛇,驚悚的假逆流」。吳醫生指,一名患者以為自己胃酸倒流向他求診,經查問後發現原來他十分喜歡吃魚生,並透露自己「上週才剛吃過高級餐廳」。
吳醫生為患者安排照胃鏡,結果發現患者並非因為胃酸倒流而感到不適,而是其胃部出現寄生蟲。吳醫生形容寄生蟲仍然活跳跳,「頭埋在了胃裡,等著鑽到血管裡。」吳醫生推測是患者上星期吃了魚生所致,亦即是寄生蟲已在患者的體內存活一星期,「可以抵擋胃酸那麼多天算牠厲害」。
不過由於吳醫生的醫院並沒有「殺蟲藥」,所以患者需要轉送至其他醫院進行治療。而吳醫生看到患者體內的寄生蟲,亦不禁表示「我應該這輩子對生魚片都有陰影了」。據悉在患者體內的寄生蟲為「海獸胃線蟲」,又名為「異尖線蟲」或「安尼線蟲」。
進食未煮熟海魚 有機會感染寄生蟲
消委會曾引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,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,有機會感染的寄生蟲,主要是海獸胃線蟲和某些品種的裂頭絛蟲。惟消費者未必可以憑魚或魚肉刺身的外觀判斷是否帶有寄生蟲,因為在顏色、氣味及味道等都不一定有異樣,除非寄生蟲大得單憑肉眼已可看見。
黃世賢又指,如感染海獸胃線蟲並影響胃部,患者會在進食後1至12小時內出現腹痛、嘔吐、或發燒等徵狀,部分人更可能出現皮疹。如影響小腸,患者則可能在5至7日後出現腹痛。
3大安全食用貼士
本港食安中心亦曾指出,進食生或未經煮熟而又含寄生蟲的海產有可能危害健康。在一些較為嚴重的個案,除了會引致腹瀉和腹部不適外,一些寄生蟲甚至有可能進入患者的重要器官,例如肺部,從而引起嚴重併發症。
食安中心就此列出3大安全食用貼士:
1. 將供生吃的魚類在-20°C或以下冷凍7天;或在-35°C冷凍約20小時,以消滅寄生蟲。
2. 傳統的醃製和冷熏都不足以消滅寄生蟲,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冷凍和加熱才能有效消滅寄生蟲。
3. 避免進食生或未經煮熟的魚,特別是高危一族,包括長者、幼童、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士。
(全文完)